- · 我院到福建对接深化院省科技合作[11/13]
- ·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来我院对接科技合作[11/13]
- ·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重点项目“林业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11/12]
- · 中国林业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讨会顺利召开[11/12]
- · 2020年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1/11]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研究中心创新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11/05]
- · 中国林科院召开2019-2020年度森林防火经验交流会暨业务培训班[10/30]
- · 中国林科院首次揭示局域群落构建机制[10/29]
4种切梢小蠹携带伴生菌的带菌率差异
作者: 王艺璇 [1] 王晓渭 [2] 陈鹏 [1] 袁瑞玲 [1] 冯丹 [1] 杜春花 [2] 叶辉 [3] 潘悦
关键词: 切梢小蠹 伴生真菌 带菌率 危害程度
摘要:[目的]为了弄清中国云南4种切梢小蠹伴生菌的携带率差异,了解伴生菌在蠹害过程中的互作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法和野外调查法,检测松树韧质部是否蓝变,判断切梢小蠹带菌情况,统计分析小蠹试验材料的带菌率.[结果]云南切梢小蠹成虫带菌率(80%)明显高于横坑切梢小蠹(63%)、松芽小蠹(53%)、华山松切梢小蠹(56%).切梢小蠹幼虫的带菌率最高(90%),其次是蛹的带菌率(78%),新成虫的带菌率最低(58%).切梢小蠹头(33%)、足(30%)、翅(32%)3个重要器官带菌率差异不明显.林间调查表明,切梢小蠹伴生菌提高了小蠹蛀干繁殖的成功率.[结论]首次报道了中国云南4种切梢小蠹伴生菌的带菌特性及其差异,研究结果为揭示云南省切梢小蠹成灾机制及探索切梢小蠹有效防控新途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上一篇: 冷杉梢斑螟在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
下一篇: 晋西黄土区苹果树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