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院到福建对接深化院省科技合作[11/13]
- ·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来我院对接科技合作[11/13]
- ·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重点项目“林业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11/12]
- · 中国林业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讨会顺利召开[11/12]
- · 2020年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1/11]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研究中心创新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11/05]
- · 中国林科院召开2019-2020年度森林防火经验交流会暨业务培训班[10/30]
- · 中国林科院首次揭示局域群落构建机制[10/29]
雁荡山杉木林夏季空气颗粒物的垂直空间变化特征
作者:宋阳 王成 韩丹 徐珊珊 杜倩 王涵
关键词: 杉木林; 垂直高度; 空气颗粒物; 变化特征;
摘要:[目的]研究森林空气颗粒物的不同高度垂直空间变化特征,为森林康养环境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5月对温州雁荡山杉木林林下(人体高度1.5 m)、林冠中部(6 m)及林冠顶部(12 m)3个高度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TSP、PM10、PM2.5、PM1.0)进行同步昼夜24 h监测,分析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杉木林垂直空间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存在差异,总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细颗粒物(<2.5μm)质量浓度在3种高度差异显著,均为林冠层最低;(2)3种不同高度的TSP、PM10质量浓度日均值均达到二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300、150μg·m-3),其中,林冠层的TSP日均值达到一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120μg·m-3);(3)不同高度各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均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4)不同垂直高度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白天为林冠层最低;夜间为TSP质量浓度各垂直高度差别不大,PM10、PM2.5与PM1质量浓度总体为在人体高度较低;(5)各粒径空气颗粒物与露点温度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压极显著负相关,其中,PM2.5质量浓度与2项环境因子相关系数最大;除TSP外,其余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温度、最大风速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各气象因子共同影响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结论]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温州雁荡山杉木林环境林冠层为康养游憩最佳高度,最适宜白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