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院到福建对接深化院省科技合作[11/13]
- ·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来我院对接科技合作[11/13]
- ·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重点项目“林业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11/12]
- · 中国林业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讨会顺利召开[11/12]
- · 2020年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1/11]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研究中心创新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11/05]
- · 中国林科院召开2019-2020年度森林防火经验交流会暨业务培训班[10/30]
- · 中国林科院首次揭示局域群落构建机制[10/29]
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
作者:郭光智 段爱国 张建国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蓄积; 立地; 密度; 南亚热带;
摘要:[目的]揭示南亚热带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发育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6 a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总蓄积、活立木蓄积动态变化。[结果]初植密度与立地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与总蓄积一致。中幼龄阶段林分总蓄积与初植密度和立地正相关,初植密度愈高,立地指数愈大,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但15 a后中等密度林分总蓄积最大。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高峰随密度增大而愈早;平均生长达高峰后下降,密度越大下降越早、下降趋势越明显;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大多分别在10、14 a达到高峰,林分蓄积生长率降到3%时林龄为19~25 a。[结论]随初植密度增大,立地指数对林分总蓄积的影响程度减弱。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指数级以C密度为最适宜造林密度。南亚热带杉木林首次间伐、最后间伐、主伐时间分别为10、14、25 a;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且初植密度愈低主伐林龄更晚,A、B密度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